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

狩野模型(Kano Model)與醫療


在醫療界混得夠久的人會發現,怎麼隨著時間的進展,『奧客』似乎也越來越多。而且,民眾對醫療品質的要求似乎也越來越高。你或許可以解釋為時代趨勢,也可以說是民智見開,也可以推說是資訊的發達造成…等等。然而你只看到民眾的抱怨,卻想不出徹底解決的方案;或是見招拆招亂槍打鳥,急就章的改革卻造成下屬怨聲載道?



對於這個困擾,我介紹狩野模型(Kano Model)給大家認識。狩野模式是日本的狩野紀昭教授於1984年發展出來,主要是針對品管的概念。


一開始,狩野教授將品管的歷史變化及做法分為3個不同的層次:
  1. 品質管制(Quality Control)。講究的是符合客戶的基本要求。
  2. 品質管理(Quality Management)。講求的是顧客滿意。
  3. 品質創造(Quality Creation)。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,僅靠品質管理顯然難以維持競爭力。所以要創造顧客意想不到的品質,達到顧客喜悅的程度,因此進化到品質創造的層次。換言之,品質創造包括品質管制和品質管理。

然後,針對如何落實「品質創造」,狩野教授用狩野模型(Kano Model)來解釋。狩野對品質的認知採用二維的模式,即「使用者滿意度」與「產品品質狀態」,他將品質要素分為4種:
  1. 無差異品質(Indifferent quality)。(藍框框) 品質特性是否充分與顧客滿意無關。
  2. 魅力品質(Attractive quality)。(綠線) 若品質特性不充分乃至不存在,消費者並不會覺得不妥或失望;若充分提供,消費者會驚喜。 通常而言,此品質特性,顧客不會主動告之,須由生產者或服務提供者自行發掘。
  3. 一維品質(One-dimensional quality )。(紅虛線) 品質特性與顧客滿意呈現一維線性關係,若能夠提供越多,顧客越滿意;相反的,若提供越少,顧客就會越不滿意。
  4. 必須品質(Must-be quality )。(橙線) 品質特性充分才能合格而被顧客接受,特性充分程度越提高時,顧客不會越滿意;不充分時,會引起顧客不滿意而不接受。

對於這個新模型,狩野教授喜歡舉「瑪麗與約翰的愛情故事」的例子說明

  1. 瑪麗與約翰比鄰而居,小時候常玩在一起,兩小無猜,但對彼此並沒什麼特殊的感覺(無差異品質)。
  2. 光陰似箭,二人已到了十七、八歲的青澀年齡了,忽然彼此看對眼,迸出愛的火花。愛苗漸長,只要看到對方就很高興(魅力品質)。
  3. 終於瑪麗與約翰結婚了,有瑪麗幫忙處理家事的時候,約翰就覺得很幸福。當瑪麗不在或不願幫忙處理家事的時候,約翰就顯得不高興了(一維品質、線性品質)。
  4. 當日子慢慢過去,約翰漸漸習慣於瑪麗的存在。但當瑪麗表現得再好,對於約翰來說這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,也沒什麼稀奇了(當然品質)。
從這個模型,我們可以看到品質的生命週期:從「無所謂品質」到「魅力品質」,再到「一維品質」,最後到「當然品質」。也就是說,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:會無所謂到充足時會非常滿意,再到逐漸適應,最後是理所當然被消費者接受。

現在,你就可以明白為何是同樣的就醫行為,現今民眾的要求比十年前的要求多很多。因為許多十年前的「魅力品質」醫療行為,現在都變成「當然品質」。

面對這樣嚴峻的考驗與趨勢,醫療人員又該如何自處?
答案是:醫管部門應該透過問卷調查與分析,挖掘病患潛在的需求,並針對這些潛在需求,進行服務改造計畫,以改善醫療產品的品質相關問題,進而提高其滿意度。

其基本步驟如下:
  1. 從病患角度認識服務需要;
  2. 設計問卷調查表;
  3. 實施有效的問卷調查;
  4. 將調查結果分類彙總,建立質量原型;
  5. 分析質量原型,識別具體測量指標的敏感性。

我認為,狩野模型是一個概念,是讓大家知道民眾對品質的要求是與日俱增。唯有不斷改進品質才能持續獲得大眾的青睞!

ps:謝謝張國鐘先生的指導!